峄山

峄山
古称邹峄山、邾峰山。
在山东邹县东南。
方圆10余公里,海拔555米。
山上奇峰怪石,陡峭峻拔,岩涧幽深,相互通达,且多松柏清泉。
我国早门文献《禹贡》有”峄阳孤桐”,《诗经·鲁颂》有“保有鬼峰”。
都述及此山。
春秋时郁国国君文公曾迁都于峄山之阳,残垣断壁至今犹存。
后人建寺观,筑亭台,刻石纪胜,递有“邹鲁秀灵”称誉。
循盘道登山,沿途养麦石、虎皮石、左龟石、试剑石、卧虎石、恩亲石、探海石等于姿百态,鳞峋兀立。
白云侗、居龙洞、盘龙洞、隐仙洞、石鼓洞、妙光洞、玉帝洞等层门复穴,各有掌故传说,益憎神秘玄奥之感。
玉帝洞石像座下复有一洞,俗传与海相通,乡人称为“海眼”。
朝天泉在凌空旁出的巨石之上,泉水汇集,经年不涸。
极顶五华岭五巨石并立,上镌“插天”、“风光霁月”等大字。
南天门旧有“天成之险”刻字,今已无存,代之以“南天门”三字。
冠子石为峰山东峰,世传为孔子登峄山而小鲁处。
秦始皇登峄山,曾命丞相李斯勒石纪功,世称“峄山石刻”,原碑已佚,元代仿刻碑现存邹县文物管理所。
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реферат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